今天的北京城骡马市大街北面,有“四川营”这个地址,这里就是秦良玉当年带兵驻扎的地方。勤王的将领中,只有白杆兵是女将带队,引起了京师百姓极大的兴趣,明朝时期的汉族女子喜欢把脚缠成三寸金莲的模样,甚至缠到无法下地走路、需要别人抱出抱进的地步,一个女人如此武功高强、勇猛无敌那自然是天大的奇闻。秦良玉治下的川兵还在这里纺纱织布,力争自给自足,后人就把这里叫作棉花胡同。后来此地设置了四川会馆,里面有副墨迹,生动地表现了后人的缅怀之情,“出胜国垂三百年,在劫火消沉,犹剩数亩荒营,大庇北来桑梓客。起英雄于九幽地,看辽云惨淡,应添两行热泪,同声重哭天涯”。 崇桢六年(公元1633年),白杆兵的精锐被留下来拱卫京师,秦良玉回四川“专办蜀贼”,与多如牛毛的农民军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后人有一本《蜀碧》揭露了张献忠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这就是张献忠对待百姓的态度,几百年后,这种藐视一切的兽性依然让人不寒而栗。 崇桢七年(公元1634年),张献忠陷夔州,围太平,秦良玉昼夜兼程,打退了农民军。崇桢十三年(公元1640年),罗汝才的农民军攻克巫山,进犯夔州,秦良玉率领白杆军人在马家寨、留马垭、仙寺岭大战罗汝才,杀掉农民军首领东山虎,将罗汝才阻于巫山。明末乱世,饥荒遍地,民不聊生,流民揭杆而起,汇成了燎原之势,白杆军人有限,农民军却源源不断,数量上逐渐占据了优势。史书记载,张献忠的部队用人血浸过的米豆喂马,虎狼之师所到之处,百姓民无遗类。他们遇上孕妇,必然刨开她的肚子,将胎儿挖出,抛在空中,用刀尖接住,观赏胎儿最后的挣扎,他们把这叫做雪鳅。他们抓到儿童,就用柴草把孩子们围住,然后点燃柴草,在圈外用矛戟乱砍乱刺,直到孩子们个个血肉模糊、不成人形,农民军把这叫做贯戏。秦良玉为守护一方平安,弹精竭虑,忧思如焚。 张献忠、罗汝才的农民军大举入川,秦良玉与张令两人成犄角之势拱卫重庆。张献忠连破官军于观音岩、三黄岭,在竹箘坪射杀张令,秦良玉的三万部众赶去救援,几番恶斗,终因寡不敌众,几至全军覆没。秦良玉单骑去见四川督抚邵捷春,提出挽救之策,“现在事情紧急,尽发溪峒卒,可得二万人。我出一半军粮,官府出一半军粮,足以破敌”,但四川府库空虚,已无存粮,无力集合一支足以抵挡农民军的队伍,邵捷春没有采纳秦良玉的建议。当时,秦良玉的一位族人秦缵勋充当农民军的耳目,被秦良玉发现,秦缵勋杀掉狱卒越狱逃跑,被再度抓获,秦良玉把他交由法办,明正典刑。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的数十万农民军涌入四川,在夔州打败了秦良玉的白杆军,随后占领了四川全境,只有石砫在秦良玉的守护下得以保全。秦良玉发布《固守石砫檄文》,慷慨陈辞,“我的两个兄弟皆死于王事,我以妇人之身蒙受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断不能以余生事奉逆贼”,她发布命令,“有从贼者,族无赦”,七十岁的秦良玉依然豪气冲天,她依然为大明王朝守着一片蓝天,不幸的是京城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明思宗不愿南逃,在煤山上自缢身亡,李自成就在京师做了大顺帝国的皇帝,仅仅历时几十天,农民军就象山崩一样的败亡了,此时张献忠还在四川大杀百姓,直到现在四川还能见到当时留下的万人坑,整个县城的百姓都被张献忠屠戮殆尽,只有秦良玉所在的石砫能把农民军挡在家门之外。 满清入关了,清军南下了,江南地区遭遇了空前激烈的抵抗,也遭到了极为惨烈的屠杀,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秦良玉接受了南明政权的任命,接受了太子太保和忠贞侯的封号,准备带兵为南明效力。就在此时,郑芝龙不顾大义,投降满清,出卖了隆武帝,反清大业至此功亏一篑,清军进入四川后,杀人无数,致使千里荒无人烟,引发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但在秦良玉有生之年,清兵未能踏入石砫一步,秦良玉始终是大明的忠臣。公元1648年,秦良玉抱憾而终,享年七十四岁,下葬于龙河北岸的回龙案(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墓碑上刻着南明对她的封号,她走完了轰轰烈烈的一生,充满传奇又充满遗憾,正如古人所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作为一个女人,秦良玉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