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清版历史的逻辑漏洞 - 中华文化工作室
   中华文化工作室华夏民族魂宋元明清小议清版历史的逻辑漏洞

有本启奏 回复奏折 大人是此奏本第 312 个阅读者 
 主题:小议清版历史的逻辑漏洞 [评论]
游鱼草草
 



府内官位:在野
府内马屋:我要买
大人宠物:护花铃
为官经验:4038
人物魅力:108
大人体力:100
身上钱袋:342
奏本总数:3594
进府时间:2006/7/16
官家签到:2007/2/6
进城:229个月
上朝情况:退朝

鲜花 鸡蛋


信息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启奏官员

小议清版历史的逻辑漏洞

按照普通人的观点,著史,便是当事人将历史事件记录下来,后人再将这些记录嗦荚谝黄穑嗦贾荒苁钦粘荒艽丛欤员Vだ返恼媸敌浴H欢承┩持握叱鲇谧约旱男枰岫岳纷鞒鲆恍┬薷模庵中薷挠惺焙蚧岢趼呒赴倌旰笕硕潦返氖焙蚍⑾制浼溆新呒系穆┒矗旎骋纱耸肥楸厥羌僭臁?br />
而中国有一个著名的历史造假品牌《四库全书》,由于满清是一个异族统治时期,其统治的要求和理念与传统的中国人大不相同,所以急需大大的修改中国历史,以愚弄人民,满清持续时间近三百年,其走狗文人以莫大的精神和毅力孜孜不倦的耕耘着史书,造假造出了水平,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倒台之后也没有人大规模的清算其帐单,故而造成其造假历史代代相传,然而,造假毕竟是造假,终究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我们不妨一起来探一探。

1、张献忠屠四川之说。按照清版《明史》。张献忠嗜杀成性,每日不杀人就浑身不自在(真的有这么变态的人吗),其一共屠杀四川百姓六万万人,杀自己的手下九十八人,跟随张献忠出陕西的9000名亲兵,被杀的来只剩下25人。还谎称开科取士,将四川的士子集中在一起后屠杀。立下一块《圣谕碑》:“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更是活灵活现的刻画出这位杀人狂魔的生动形象。

分析:张献忠在成都称帝,作为四川新的统治者,有何动机要屠杀本地臣民,自绝税收和兵源?仅仅一个变态杀人狂魔的说法只能糊弄小孩子而已。何况张献忠在四川抵抗清军十余年,如果人都被杀完了,还拿什么来抵抗那些“巴图鲁”?至于其屠杀的数目,确实能令人愤慨而痛恨其杀人行径,然而冷静下来一看,这样的数目似乎又太超乎后人读者的承受能力了。至于那块杀气腾腾的《七杀碑》,其实整个满清并无人亲眼见过,解放后才在广汉出土,原文为“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用事实戳穿了造假者的假账。 杀自己部下的说法更是莫名其妙,如果自己杀自己都杀了九十八万,那张献忠手下可有一支百万大军阿?早就把清军踩扁了,还用的着困守四川盆地?9000亲兵杀得只剩25人,恐怕杀到2500人的时候这些人就已经先把他杀了吧?骗士子前来送死的说法,也难以令人信服,因为即便是满清极端诬蔑丑化张献忠的情况下,七曲山大庙中却供奉的有张献忠的家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四川人民尤其是文人对张献忠的敬仰,骗杀士子之说与此逻辑矛盾。而且这种说法已经给后人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反右”运动便借鉴了这种极具创造性的手段(说法)。

事实上,明末战乱过后。四川确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屠杀,天府之国沦为血腥地狱,至于是谁所作,著史的人不承认是自己,于是栽倒某人头上了。

2、朱元璋嗜杀。按《明史》说法,朱元璋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胡惟庸狱杀了三万人,蓝玉之狱杀了五万人,其余杀伐更是不计其数,而且其死后以活人殉葬,连女真部落的蛮子都不如。

分析:朱元璋江南起兵,驱逐了强大的蒙古帝国,恢复华夏江山,是华夏民族最伟大的民族英雄。而蒙古帝国在中华大地上近百年的血腥统治,按说契丹、女真、蒙古诸族已经和汉族结下不解之仇,不死不休,汉族对残留在新建明朝国土上的鞑靼、通古斯人种进行一笔清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洪武大帝却出蛮意料的宣布:“各位蛮子,虽非我族类,然而毕竟同生于天地之间,和汉人一样有做人的权利,只要大家都承认华夏正统,可以既往不咎,一视同仁,皆为大明的臣民。”(大意)这是何等广阔的胸怀?遍观古今中外,也难以找到一人能与此相比,恐怕只有萨拉丁释放基督俘虏的善举勉强能够望其项背。说这样一个人是嗜杀成性的屠夫,难以服众,而蓝玉之狱共杀五万人,也以其过于夸张的数目引起后人的怀疑。至于活人殉葬一说,恕作者孤陋寡闻,不知道太祖陵中是否有人骨为证?

3、扬州屠杀的人数。关于扬州战役所伤亡的百姓数目,我看过两个版本官史的说法,一说杀了101人,一说102。而野史《扬州十日记》的说法是80万人,相去甚远。

分析:史阁部坚守扬州,清军对此城痛恨之极,按照靼子的习性,破城之后不屠杀一番反而不合理。要么不杀,要杀必然上万,杀百来个人如何说得过去?而且按照官史说法,豫亲王多铎“杀蘖甚重”,其主要事迹便是指挥江南战役,如果说扬州只杀了百来人,那多铎的“杀蘖甚重”体现在何处?不会是杀的外星人吧?扬州杀戮的说法也是侵略者所惯用,今天日本人淡化南京大屠杀也是其理。

4、明神宗糊涂荒淫。按清版《明史》说法,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0岁继位,糊涂昏庸,有三大嗜好,好酗酒,每餐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杀人,一生共醉杀两千余人;好色;好收集古玩(定陵地下宫殿出土了各类器物2600多件,可惜现在只剩36件,而且要去故宫的珍宝馆才能看到真品) 还痴恋一个比自己大十七岁的老女人,并被她软禁在后宫,创造了二十三年不上朝的纪录。是个大大的昏君,明朝在他手中已经腐烂透顶,需要一个新王朝来救民于倒悬。

分析:每餐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杀人。众所周知,人每天都要吃饭,且算这位“昏君”不吃早饭,每天两顿饭,当了四十八年皇帝,一共17508天(已扣除闰年),每天杀两位,那就是35016人,与两千人的说法矛盾。而且既然每天都在醉乡之中,如何去好色?如何去收集古玩?这都是很花时间的事情啊。而好色一说本身又与痴恋一位女人的说法矛盾。至于二十三年不上朝,似却有其事,但是这二十三又恰恰是明朝运行的最好的一段时间。其实他只是不上朝,并非不办公,相反,朝廷的具体事务交由张居正领班的文官班子按程序处理,皇帝只作重大决策。著名的“万历三大征”都是在这期间取得的胜利,尤其是万历朝鲜战役(壬辰卫国战役、庆长战役)更是打出了大明的威风,是人类战争史上一曲豪壮的长歌。当然,对于满清之后的现代人而言, 这场战役名气很小,至少我读中学的时候,历史书上没有写,不然就破坏明神宗的昏君形象了。这场击败二十万精锐日军,弄得丰臣秀吉家族下台的重大战役,名气远不如击败数百名俄军后割让大片国土的雅克萨大捷。

最后我说说,关于“康乾盛世”一说,“盛世” 只是一个评论,并不是记史,不存在作假,五胡乱华也可以称为盛世,只不过这样会被后人耻笑。但是我们看到,“康乾盛世”作为一个人民穷困,起义频发,仅仅是数十万八旗贵族养尊处优的时代,社会生产力不及明朝的一小半,更加远远不及“农夫跺丝履,走卒类士服”的宋朝,而宋朝被定位为“积弱积贫”,梁山泊中一窝流亡杀人犯、方腊的邪教造反都被美化为农民起义(其实宋朝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农民起义),“康乾盛世”却被定位为“封建社会的顶峰”,这就不是清人做不做假史的问题了,即便是按照清版史书所记载的数据,“康乾盛世”也要比汉唐宋明都要贫困的多,但是现代人不顾明确的数据,只顾津津乐道于“康乾盛世”这个美妙而虚诞的称号,岂不怪哉?

[转贴]从赤身裸体的康乾盛世看光膀子恶习的由来

看了些历史电视剧,发现满清人们穿得极土,而且衣服看上去大多破旧不堪,而明宋唐的服装相当华丽,甚至汉朝和战国的服装虽不如此三朝,但和满清百姓穿的破衣服相比,也称得上是极品了.看了些资料,发现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满清皇帝一直采取强力压迫工商的政策,对纺织冶炼等工业产量的下降,都是乐见其成的.雍正甚至下令:棉桑等经济作物只准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潞安府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丝织中心,明朝盛时,潞安府有机织 1.3万多张,明朝派造3000匹。经过明末战乱,清初仅剩织机300张,居然还是派造3000匹,致使“机户支价赔累,荡产破家”,逃亡的不少,但满满清廷并不因此放弃派造,直到机户完全逃光,潞绸在历史上消逝,才算停止。

松江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成为明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苏松财赋半天下”,苏州、松江两府的田赋位居全国榜首,其上缴中央的钱粮总额超过了浙江全省。当时松江的面积是苏州的十分之三,而赋税额却是苏州的一半,因此,在明代,松江的赋税额为全国最高。然而松江的棉纺织业到清代开始退步,叶梦珠在《阅世编》中说:明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计,少亦以万计”,而到了满清,“标客巨商罕至,近来多者所挟不过万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

明末西方传教士对明朝的物质生产能力不乏溢美之词."农田治理得井井有条","糖比欧洲的更白更甜","物产极为丰富,凡世上有的,这里都有,而且供应充足","这里的布匹便宜到了惊人的地步","大明人衣饰华美,风度翩翩"."中国人有举世无双的建筑才能,他们使用一种白土(砖头),份量轻而且坚固,用锄头都砸不开."

在马戛尔尼眼及其同事眼中的康乾盛世却是这样的..."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裸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我不得不怀疑以前传教士(指明末传教士)的回忆录是编造的"

明末清初平民思想家唐甄在康熙四十年的盛世是这样概括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
  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

从文中看出,康熙四十年的时候虽然是日益贫困,但人民还留着前朝留下的几件好衣服可穿所以表面上还是"冠服华腆",而乾隆时,即使是乾隆用来夸耀富有的江南地区,已经大多是破衣烂衫,连军队都穿戴得象叫花子一样,平常人就更不堪入目了.

总上所述,可知康乾盛世原来是个中国人不穿衣服,裸奔的盛世.

BTW: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乾隆时期的出使日记中说:“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游鱼草草 大人说道.

奏主热折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全
·大汉世系图
·三国第一人----战神邓艾
更多...


编辑 删除 评分 奖励 惩罚
发表时间:2006/10/27 22:31:50 
IP: 已记录
收藏奏折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中华文化工作室 - 中华文化工作室



京ICP备12043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