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员等级与服饰 - 中华文化工作室
   中华文化工作室华夏民族魂宋元明清清代官员等级与服饰

有本启奏 回复奏折 大人是此奏本第 480 个阅读者 
 主题:清代官员等级与服饰
老神仙
领侍卫内大臣
 



府内官位:尚书
府内马屋:我要买
大人宠物:
为官经验:610
人物魅力:0
大人体力:0
身上钱袋:15106
奏本总数:18
进府时间:2014/7/12
官家签到:2015/1/20
进城:118个月
上朝情况:退朝

鲜花 鸡蛋


信息 短讯 邮箱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启奏官员

清代官员等级与服饰

清朝顶戴花翎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根据规定,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北洋舰队则较为特殊,一年四季均为暖帽)。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视其天气变化而定。颜色为黑色为多。皮毛之类也有分别。最初,以貂鼠为贵,其次为海獭,再次为狐,其下则无皮不用。由于海獭价格昂贵,后用黄狼皮染黑代替,名为骚鼠,时人争相仿效。康熙年间,一些地方出现一种剪绒暖帽,色黑质细,宛如骚鼠。由于此类价格低廉,一般学士都乐于戴用。暖帽中间还装有红色帽纬,或以丝制等,俗称“红缨”。帽子的最高部分,装有顶珠,材质多以红、兰、白、金等色宝石。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如果清朝官员犯法。在革去官职的同时,必须将帽上的顶珠取下,表示已不带官职。凉帽为圆锥形,用藤、竹、篾席、麦秸等编成,外裹绫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湖色及黄色。凉帽顶上也装有红缨、顶珠,制同暖帽。

  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按清礼仪

  顶戴                                             袍饰                  补子(文/武)       
  一品     红宝石                          九蟒四爪               仙鹤    麒麟  
  二品     珊瑚                              九蟒四爪              锦鸡    狮  
  三品     蓝宝石                          九蟒四爪               孔雀    悍豹  
  四品     青金石                          八蟒四爪               雪雁    猛虎  
  五品     水晶及白色琉璃            八蟒四爪               白鹇    棕熊  
  六品     砗磲及白色琉璃            八蟒四爪               鸬鹚    彪   
  七品     素金顶                          五蟒四爪               紫鸳鸯 犀牛     
  八品     阴纹缕花金                   五蟒四爪               鹌鹑    犀牛   
  九品     阳纹镂花金                   五蟒四爪               练雀    海马  

  无顶珠者无官品;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蓝翎是与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又称为“染蓝翎”,以染成兰色的鹖鸟羽毛所作,无眼。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却,武士冠上插鹖翎,能够显示武士的英勇,到也贴切。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而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而即使在宗藩内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滥用;有资格享戴花翎的亲贵们要在十岁时,经过必要的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能戴用。但后来花翎赏赐渐多,就不一定经过考试了。

       花翎如此高贵,故此在清朝特别被人重视、向往。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降清后被赐籍汉军镶黄旗,平台后力辞靖海侯而恳求照前此在内大臣之列赐戴花翎,康熙特旨许之;后乾隆帝下明诏,不但上述亲贵大臣可以戴用,如有显赫军功者也可以戴用。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这在当时是千古犹荣的恩宠。

       清朝爵位中最为显贵的亲王、郡王、贝勒,按清初的规定是不戴花翎的;但乾隆年间,许多人以兼任内大臣等职务为由乞翎,因此之后亲王、郡王、贝勒开始佩戴三眼花翎。得到花翎的也有特例,如道光帝得知擒获在新疆叛乱的张格尔后,即赏报捷音者戴花翎、军机处行走;道光后期,花翎的赏赐范围渐大,各方面对国家有功之人均可赏戴花翎;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因国库空虚,竟有了捐翎的例制,花翎为7000两实银,蓝翎为5000两实银!

       清代亲王的朝服一般都是龙袍,而贝勒是蟒袍。关于蟒、龙的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根据《野获编》“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及《大清会典》中“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 ......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结论。亲王的朝服的颜色只能用土黄或者暗黄,不能是明黄,而龙必须是盘龙或者降龙,不能是升龙或者正龙。亲王朝服的下摆也绣有“海水江涯”。

       清代官服制度: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等。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朝冠顶珠见上表;吉服冠与朝冠大体相同,冠后插有翎枝,其制六品以下用蓝翎,五品以上用花翎;百官蟒袍,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补服,自亲王以下皆有补服,其色石青,前后缀有补子,文禽武兽。贝子以上王亲用圆形补子,其余用方补;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及科道、侍卫等职,均需悬挂朝珠,朝珠共108颗,旁附小珠三串(一边一串,一边二串),名位“记念”。戴法男女有别,两串在左为男,两串在右为女。另有一串垂于背,名“背云”。

  亲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郡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贝勒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九蟒

  另外,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

  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

        皇室人员                     前胸/后背                  两肩  
       皇子                           正龙                       正龙  
       亲王                           正龙                       行龙  
       郡王                           行龙                       行龙  
       贝勒                           正蟒                         无  
       贝子                           行蟒                         无  
   注:1、凡昂首竖尾,状如行走的龙纹称行龙;盘成圆型的龙纹统称团龙,又分正龙和坐龙:头呈正面称正 龙,侧面称坐龙。  
          2、龙与蟒的主要区别在于龙为五爪,蟒为四爪。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清朝“六部”有哪些职能?

清代的内阁制度沿袭了明代的规制,共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六部各司其职,基本掌握了政治、经济、礼仪、司法、人事……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最高管理权,其职能如下: 

吏部 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组织部的职能。 

户部 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财政部。 

礼部 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类似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兵部 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驿站,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刑部 主管国家司法、行政、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工部 主管兴修水利、重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相当现代的水利部和建筑工程部。 

各部的最高长官是“尚书”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副长官称“侍郎”,相当于副部长

 

清朝封爵一览
宗室封爵
皇帝 阿哥 固伦格格正宫所出封为“固伦公主”,例外为恭亲王之女芳茹
1 亲王 如宗室无“世袭罔替”之“恩”,爵位下传要降封一等,只至奉恩将军止。和硕格格(汉名郡主)
2 郡王 多罗格格(汉名县主)
3 贝勒 多罗格格(汉名郡君)
4 贝子 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5 奉恩镇国公(入八分镇国公) 格格(汉名乡君)
6 奉恩辅国公(入八分辅国公)
7 镇国公
8 辅国公
9 镇国将军(分三等)
10 辅国将军(分三等)
11奉国将军(分三等)
12奉恩将军
       清朝的封建统治与明朝一样都是中央集权制。为了使权力集中于中央,因此清代遵循明代“封而不建”的原则,认为明代的“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是长治久安的良策。基于这种想法,清代将明代表面上存在的郡国形式也给取消了,而仅给诸王以封爵的美名。由于清代诸王爵无“国”可就,因此,诸王在分府后,只能呆在京城建邸,于是王府便集中于北京了。北京现存的王府建筑大多是在清朝顺治至乾隆
年间建造的。
       清朝定制:“太宗以下支派称宗室,用黄带;其疏者,称觉罗,用红带。”凡皇帝所生子均称为皇子,待赐名后才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皇子长至十五岁就由宗人府题请封爵,所封爵高低由皇帝钦定。
       清宗室爵位,入关之前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蒙古儿泰、皇太极)各领一固山。八旗是汉语,在满语中是固山。固山是军事单位,后来变成划分氏的军-民混用单位。每固山下皆有一定的贝子,所以叫固山贝子。崇德元年定为九等。入关以后,满洲分为五等爵: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顺治六年定为十二等级,据《大清会典》记载,最高一级称和硕亲王,以下为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镇国将军至奉国将军又各分为三等。再往下,则为闲散宗室,用四品顶戴。典章规定,一般爵位均为降级世袭。
       贝勒,贝子在满语中原意是对男子的尊称,后来发展成为对贵族男子的通称。依清例,满洲男儿都是旗兵。所以每旗都有很多个姓。例如正黄旗就不单是爱新觉罗一姓。反之同一姓也分布于不同的固山之中。和硕是指城或国(等同于汉朝的国,不是国家是王国)。多罗是指汉人的乡。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例如,皇太极的次女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伦长公主,后改为“永宁长公主”,复改为“温庄长公主”。顺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见上表。“公”以下之女,俱称“宗女”。“格格”之称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际,才渐渐终止。例如清高宗一生共生了十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因早殁没有加封,另外五个女儿,加封为公主。即第三女(孝贤纯皇后生)封固伦和敬公主;第四女(纯惠皇贵妃苏氏生)封和硕嘉公主;第七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固伦和静公主;第九女(孝仪纯皇后生)封和硕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伦和孝公主。她是个例外,因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岁时生的,是乾隆帝最钟爱的女儿,后下嫁给和的长子丰绅殷德。她本应封为和硕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为“固伦公主”。此外,乾隆帝还收养了其弟弘昼的一个女儿,后来加封为和硕和婉公主。从以上事例来看,清朝从皇太极开始就已经不把皇帝的女儿称作“格格”了,一般均称为“公主”。乾隆四十三年,高宗为了褒扬八家入关有功的王爵,恢复礼、肃、郑、睿、豫、承泽六亲王,克勤、顺承两郡王的原封号,并决定其子孙可以“世袭罔替”,俗称“八家铁帽子王”。八大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清中后期,乾隆封康熙十三子怡贤亲王允祥,同治封恭亲王奕 ,光绪封醇亲王奕 和庆亲王奕 ,亦为"世袭罔替"。所以清朝共有十二家铁帽子王。


清代分封爵位方式有:
一、功封,宗室中因勋劳显著而受封,如太祖、太宗诸子中大部分人。
二、恩封,宗室近支或皇子成年,即皇帝兄弟子侄。
三、袭封,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病故或因罪革爵,由宗人府从其子嗣中,选拔一人承袭。
四、考封,亲王以下至辅国将军中,除有一子袭爵外,其余诸子年及二十岁经期考后,亦可减等授爵。

   老神仙 大人说道.


编辑 删除 评分 奖励 惩罚
发表时间:2014/7/15 17:19:38 
IP: 已记录
收藏奏折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中华文化工作室 - 中华文化工作室



京ICP备12043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