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邯郸之战 - 中华文化工作室
   中华文化工作室华夏民族魂春秋战国秦赵邯郸之战

有本启奏 回复奏折 大人是此奏本第 556 个阅读者 
 主题:秦赵邯郸之战 [战役]
郭子玄
太尉
 



府内官位:官家
大人隶属:太虚宫
大人配偶:松蓉
府内马屋:我要买
家中府邸:小 木 房
大人宠物:王者之风
为官经验:9134
人物魅力:2931
大人体力:100
身上钱袋:205
奏本总数:2970
进府时间:2006/4/19
官家签到:2008/2/4
进城:217个月
上朝情况:退朝

鲜花 鸡蛋


信息 短讯 邮箱 主页 好友 搜索 引用 回复 启奏官员

秦赵邯郸之战

邯 郸 之 战
    (公元前259—257年)
   
    邯郸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进行的另一场战争。
    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准备按照和约割让六城与秦。众臣意见不一。大臣虞卿认为:秦国撤兵,是由于力量不足,如现在将秦不能攻取的土地供手奉送,无异于鼓励秦国攻赵。朝臣赵郝与楼缓则认为应及早割城给秦,以避免各国乘机瓜分赵国。虞卿力劝赵王以6城贿赂齐国,他认为齐秦结怨较深,齐得赵国的6城,必愿与赵合力攻秦,秦则会反向赵国求和,韩、魏也会尊重赵国,从而赵可与齐、韩、魏结成联盟。
    赵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在外交方面,派虞卿东见齐王,商讨合纵攻秦的计划;与魏订立合纵盟约;以灵丘(今山西灵丘)之地送楚相春申君黄歇,结好楚国;此外对韩、燕两国也极力拉拢。在内政方面,缓和内部矛盾,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整顿军备,巩固国防。这样,赵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得到恢复。
    秦昭王因赵既未如约割地,又与东方诸国合纵,继续同秦国为敌,遂于公元前259年9月发兵攻赵,命五大夫王陵率军进攻邯郸。
    公元前258年正月,王陵进攻邯郸受挫。秦增派援军,但仍不能取胜。时值白起病愈,昭王要改任白起为将,但遭到白起拒绝。
    白起说:赵国自长平战败以后,以内政方面,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努力生产,加强战备;在对外方面联络各国抗秦。如此时出兵攻赵,军队虽比长平之战时成倍增加,但赵国守备力量也10倍于前。白起还指出:从军事上,邯郸城坚粮足不易攻取,而各诸侯国援赵救兵也即将到达,秦军远离本国进攻邯郸,势必处于内外夹攻的不利境地,失败是必然的。
    秦王又派范睢去劝说白起率军攻赵。范睢对白起说:秦国攻赵,目的在于灭亡赵国。你过去伐楚和伊阙之战都是以寡击众,取胜如神,何况现在以强击弱,以众击寡。
    白起说,当年破楚,是由于楚国政治不修,百姓离心,边备废驰,而秦国将士上下同心,士气高昂,所以攻城略地,打了胜仗。伊阙之战,也是由于韩、魏各怀异心,互不协助,我才得以设疑兵箝制韩军,集中兵力,出奇不意地攻击魏军,取得歼灭韩、魏联军的胜利。这些都因势利导的结果,并没有什么神妙。接着白起分析了这次战争的情况。他说:长平之战后,秦未乘胜灭赵,给了赵国以喘息的时间。赵国得以努力耕种以增加蓄积,整顿兵甲以加强战力,修补城池以巩固守备;君臣一心,上下同力。如果出兵攻赵,“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未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最后,白起称病不肯应命。
    秦王坚持攻赵,又增派部队,命王龁代替王陵,继续对邯郸发动攻势。经过8、9个月的作战,秦军伤亡很大,仍未攻下邯郸。秦王十分恼怒,亲自去见白起,强令他为将。
    白起坚不应命,要求秦王放弃继续攻赵行动,休兵养民,以观诸侯之变,并表示“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秦王听了大怒,遂削去他的官职,最后又逼他自杀了。
    赵国对秦军的进攻,采取了坚守邯郸、持久防御、避免决战、以待外援的作战方针,同时又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以激发军民同仇敌忾、誓死抗秦的决心。平原君赵胜带头散发家财作为军费,并令妻妾到军中给士兵们缝补衣服。因此,赵国军民坚守邯郸,奋勇作战。赵军经常派精锐部队袭击秦军,致使秦国一再增兵换将,还是久攻不克。同时,赵国对外积极从事合纵活动,魏国首先答应出兵,派将军晋鄙率军救赵。平原君赵胜亲率毛遂等赴楚求援,楚王遂与赵合纵,派春申君率军北上救赵。
    秦王听到魏将晋鄙率军10万出动的消息后,为了破坏合纵,派使者威胁魏王说:秦王攻打赵国很快就要获胜,诸侯国谁胆敢去救援,攻克邯郸之后,秦军一定移兵去攻击它。魏王怕秦国报复,便令晋鄙屯兵于邺(今河北磁县南),观望不前,并遣使者从间道进入邯郸,要平原君劝说赵王,尊秦为帝,以退秦兵。
    平原君见魏军留邺不进,就不断地请好友魏公子信陵君无忌设法。无忌劝说魏王多次无效,最后用侯生的计策,求助于魏王的爱妾如姬,窃取了魏王的虎符,赶到邺地,杀了晋鄙,夺得魏军指挥权,挑选精兵8万,向邯郸进发。
    公元前257年12月,秦王先后两次增兵,合力围攻邯郸。此时,魏、楚援军赶到,数败秦军。平原君又组织敢死士3千人从城内配合出击。秦军受内外夹攻,败于邯郸城下,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秦军一部2万人被包围,最后降赵。魏、楚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西南),又败秦军,迫使秦军放弃了以前侵占的魏地河东、赵地太原和韩地上党,战争到此结束。
    秦、赵邯郸之战争,生动地说明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和主观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对于战争胜负是极为重要的。秦军的失败,首先是秦昭王在战略上的失策。秦国没有继续贯彻“远交近攻”的战略,以致连横不成,反使魏、楚与赵合纵攻秦,自己陷于孤立。在关东形势对秦十分不利的情况下,秦王只看到秦、赵两国的兵力对比,而未能估计到赵国人民坚决抗秦的政治因素,固执地不听白起的谏阻,坚持发动灭赵的战争,终致失败。在军事上,秦国没有有力地阻击魏、楚援兵,一味集中兵力强攻邯郸,以致顿兵坚城,虽三次增兵,终不得逞。在战争中,赵国吸取了长平战败的教训,举国一致,积极各战,成功地利用合纵政策,形成了反秦联合力量的优势。在军事上,赵国采取坚守疲敌、以待援军的方针,粉碎了秦国速战速决的企图。同时,不断袭扰秦军,以争取时间取得外援。援军到达时,赵军适时配合出击,内外夹攻,击败秦军,取得了抗秦战争的胜利。

   郭子玄 大人说道.

奏主热折 ·卧薪尝胆说勾践
·春秋霸主--晋文公
·运筹帷幄话张良
更多...
大人官印--------------------
 


编辑 删除 评分 奖励 惩罚
发表时间:2006/5/13 21:08:32 
IP: 已记录
收藏奏折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中华文化工作室 - 中华文化工作室



京ICP备12043901号